如果说数据库安全审计已成为数据库安全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用户接受度很高的产品,应该没有人会否认。目前,市场上的数据库审计产品多以旁路镜像部署方式为主,但也有厂商采用植入式部署的方式,虽然两者都可以对数据库访问行为进行审计,但在审计效果和用户体验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安华金和建议广大用户:在产品选型时,应更加关注产品的核心技术路线,选择更适合的产品。
在进行大数据安全治理前,需要先摸清自身数据资产的基本情况,明确要解决的安全痛点,才能高效、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及相关工作。
“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上两个不同的区域,政务外网区填报人员访问填报应用系统进行互联网+监督的数据填报录入,数据录入到生产库之后,通过中转机的抽取,定期同步至互联网区的数据库服务器,以实现对互联网公众用户的政务数据公开。
放眼数据库安全市场,数据库审计可以说是用户接受度最高的首选产品。可如果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用户并没有通过应用数据库审计产品实现对于安全风险的有效监控,不过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满足合规要求摆摆样子,事实上沦为“僵尸”系统。
《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了相关行业个人信息的使用、共享的合规要求,同时也提出如若个人信息泄露则会明确到责任部门与人员,所以数据在使用、共享时的安全无论针对部门还是个人都迫在眉睫。
近年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导致数据量呈指数增长。如今,大数据的价值正被不断挖掘、利用,在互联网、金融、电信、交通、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发挥着广泛而巨大的作用——服务人民日常生活、助力企业经营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伴随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数据库安全问题现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用户关注的焦点。当前市面单是数据库审计产品就多达几十种,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数据库漏洞,是数据库被入侵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不过只要发现及时,就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然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漏扫”产品,又该如何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面临着“毕业=失业”的窘境。不过小A最近的经历却恰恰相反,刚走出校园还没找到工作的他,却发现自己早就“上班”了!
在真相与谎言的漩涡中,“安全管理员”张小敬、“数据库负责人”李必、“超级用户”徐斌、“黑客”龙波,乃至圣人、太子、右相等“高管”被悉数卷入,共同出演了一场围绕数据库安全的“大唐 · 罗生门”